中国健康观察网

2022杭州国际科技工作者年会 用一场精彩的论坛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中国力量

2022-06-11 13:54   来源: 互联网

5,4,3,2,1!

伴随着倒计时的数字变换,全场嘉宾一同举起“共富之球”,无数的微光交织在一起,汇聚成一道共富之光,象征着杭州在迈向数字化的道路上,以引领者的姿态铺就共富之路。

当世界的目光再度聚焦杭州,这里以一场顶级智库对话把脉数字建设,探寻未来方向。在这个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守正出新、面向未来的中国方案,为人类进步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6月10日,农业有“数”,共富有“术”——2022杭州国际科技工作者年会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在杭城顺利召开。本次活动由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杭州市科技工作者服务中心(杭州市国际民间科技交流中心)承办。

杭州市政协副主席宦金元出席并致辞。在启动仪式环节,与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剑平、胡培松,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武传宇,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孙雍容,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胡杰华一同点亮“共同富裕之树”,象征着“共同富裕”将扎根这方土地,开枝散叶,繁茂成林。

以科技创新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以共富之路打造乡村振兴浙江样板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内在要求以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推动共同富裕。那么,如何聚焦乡村振兴,探讨共同富裕,寻找出可复制的中国经验?中国工程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陈剑平在主题报告《面向城乡融合共同富裕的乡村振兴综合集成研发与典型示范》中提出,共同富裕的乡村振兴必须要解决乡村产业如何发展、村庄如何整治和改造、村民生活质量如何提升、农民如何赋能共同富裕这四个关键问题。

陈剑平认为,要用市场化的方式振兴乡村实现共同富裕,切忌用建设城市的方式建设乡村。他还以鄞州区东吴镇一条老街的再造为例,讲述了他的团队如何坚持不迁走一个村民,不做大拆大建,不搞简单的行政强制,让东吴镇改造成为乡村融合发展的成功案例。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本,粮食生产关系到国家安全。另一位分享嘉宾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胡培松,他带来了《粮食安全前世今生》主题报告。胡培松告诉我们,现在育种技术已入4.0时代,我国在水稻种质资源研究和新基因发掘领域总体上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是在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全基因组选择、机械化制种等新兴交叉领域技术研发方面,原始创新能力不足,缺少重大突破性的理论和方法。

胡培松强调,今年是水稻“藏粮于技”重大任务实施的关键年,我们要进一步加强新一代育种理论与技术创新、优异种质资源引进与精准鉴定、有利基因挖掘与种质创制,在此基础上,加快培育新一代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研发绿色高效新技术并集成推广。

西湖大学工学院特聘研究员、“可持续农业系统与工程”实验室负责人Thomas Cherico Wanger把目光放在了农业数字化之上,他带来了《21世纪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数字化和利益共享》,并分享了农业多样化和生态监测。

以数字化引领农业现代化

以高科技跑出共富“加速度”

科技赋能,筑梦共富,主论坛分享环节精彩继续。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的青年科学家陈颂超带来了《用数字技术给土壤做精细“体检”》。就在不久前,陈颂超获得了第二届“Dan Yaalon青年科学家奖章”,成为全球第三位获得该奖章的学者。该奖章是国际土壤学联合会唯一针对青年学者设置的奖项。

基于土壤景观理论和环境遥感大数据,陈颂超科研团队开发出了我国首个90米空间分辨率土壤有机质和酸碱度数字制图产品。“有了这个产品,我们就可以给土壤做‘CT’,帮助其更好地预防隐疾。”

水资源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尤其是在淡水资源匮乏的地区,利用海水淡化灌溉农田,是一项革命性技术。身居大洋彼岸的美国硅谷BlueDesal CEO Tania Sole女士分享了《水资源的存量、质量和安全性对现代农业的影响》。在她看来,如何升级我们关于水资源需求的理念,然后设计和落实更为高效、现代的规划,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这样,不仅是农业,人类对水的总体需求也能得到妥善处理。

物联网的快速发展,不断赋能更多的行业、企业发展,乡村建设也不例外。全球化IoT开发平台涂鸦智能的CPO虞翔,从小场景构建大智能谈起,用“植物工厂”为案例分享了智能物联网在乡村生活的应用场景,提供了智慧农业集装箱种植解决方案。

以“云上问诊”赋能智慧农业

以科技助力乡村“未来可期”

共同富裕,关键是补短板,变区域“短板”为区域“潜力板”。为山区26县插上科技的“翅膀”,这是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一招“重棋”。为了更好地助力现代化乡村建设,本次活动还特别设置了分论坛连线,开启“云上问诊”。桐庐区科协及横镇凤联村相关领导、诸暨市东和乡乡镇领导及十二个村书记线上参会,通过数字化手段“零距离”地听取了主会场专家的报告,并就智慧乡村建设等实践过程中碰到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得到了与会专家的“出谋划策”。

桐庐分会场走进了被列入桐庐县美丽乡村3.0首批综合示范村建设计划的凤联村。现在村里大部分都是留守老人,如何帮助老人融入现代化社会,杭州自动化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卜琰认为,可以通过数字化手段,精准定位老人需求,对不同的老人进行分类,有效地进行资源分配,同时也要关注乡村特色,比如邻里互助、远程诊疗系统等等。另外,分会场还针对凤联村特产桃子的培育以及如何帮助桃农拓展销售渠道进行了咨询,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研究员施泽彬认为首先应该解决桃子的休眠问题,“不要太早盖棚,1月中下旬即可”,而针对销售问题驭农科技(浙江)有限公司董事长郑霖则从品牌、品质、品控以及科技助力给出了方向。

诸暨分会场则走进了浙江省首届“我心目中最美生态乡镇”——东和乡,分会场听完涂鸦智能CPO虞翔的分享后,对智能系统产生了好奇。虞翔解释道,物联网系统可以更好地帮助到智慧乡村的建设,比如科学地进行数据监测、自动灌溉系统、AI监测病虫害、无人机农药喷洒等等,都可以大大提升生产效率。现在浙江正在全面推进数字化改革,但大部分应用场景都集中在城市,数字化如何助力乡村发展,浙江大学软件学院物联网中心主任、浙江大学华南工研院智慧城市研究中心主任陈奇认为智慧乡村是以互联网为依托,创造集休闲旅游、文化体验、农耕养殖等多功能业态的环境,而智慧化的核心就是信息文明,我们应该从工业文明的思路尽快地转化过来。

科技创新成果最终要转化为助推企业发展的动力,下午场的活动安排了参会专家走访,瞄准现实需求,搭建对接平台,助力地方农业可持续发展。

杭州自动化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卜琰、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研究员施泽彬一同走进了富阳银湖街道唐家坞村,面对村民提出的“观光+农业”如何打造,如何解决虫害和复耕难题,两位专家现场支招。

为科技工作者服务是科协的一项职能,开展国际科技交流活动,旨在搭建学术平台,促进开放合作共享。本次活动以“农业有数 共富有术”为主题,正是希望通过这样一场“以融合之力,聚焦农业创新”的国际交流活动,打造多方受益的平台。

从乡村振兴到共同富裕,从数字技术到可持续发展,从应用场景到科学问诊,2022杭州国际科技工作者年会用一个又一个“小乡村大科技”的探索,为更多地区突破发展不平衡、推动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参考和思路,也为我们共同开创更加光明美好的共富新未来提供了更多可能。

记者 翁丹妮 季韬  通讯员 江如蜜


责任编辑:Linda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健康观察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